新闻中心
PRESS CENTENR从互联互通到数据挖掘
从2005年至今,我国心电信息化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设备联网阶段,从2005年到2010年,实现了心电设备的电子化管理。以往各医疗机构的心电图设备都是单机打纸的状态,把它们通过计算机网络连起来,用计算机管理起来,实现了心电接入、采集数据、在电脑上分析诊断、打印图文报告。
第二阶段是互联互通阶段,从2010年到2015年,互联、共享是这一阶段的关键词。在看来,这一阶段又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设备接入的多样化,以前只是把静息心电、动态心电图、运动平板实验这三种心电检查设备联网,如今设备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又接入了很多医学电生理设备,像脑电、肌电、TCD、动态血压等设备;二是与医院内各个系统的互联互通,比如与HIS、电子病历、集成平台、CDR等系统连接,并实现数据层面的互联互通;三是互联互通的范围进一步延伸,扩展至基于分级诊疗的远程心电、区域心电,如:分院、上下级医院、县医院与若干个社区和乡镇卫生院的互联互通等。
以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为例进一步谈道,该院成立了全国第一个面向基层的胸痛中心,在其急救网络中专门为胸痛病人开通了绿色通道,为基层的心梗病人赢得了宝贵的急救时间。目前,以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为中心,下面已经连接了23个乡镇卫生院和众多村卫生室,形成了市、乡、村的三级急救网络。
第三阶段是数据挖掘阶段,基于大数据进行科研和挖掘。又将该阶段划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以心电数据为核心的综合数据分析的心电图智能诊断,以往只是基于数学方法对心电数据进行分析,现在数据更丰富了,除心电数据外,还有更加全面的病人数据,如:性别、年龄、用药、临床诊断、其他检查以及心电历史数据等信息。“这就要以心电图波形为核心,进行数据范围扩大后的挖掘和研究。”
二是基于大规模的心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和临床试验研究,随着区域性心电信息平台的建设和数据的积累,对于卫生主管部门、医院、科研院所等机构进行心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和临床试验研究将成为可能,比如可以非常方便的分析出某地区内60-65岁之间男性高血压病人的心脏图谱。
三是基于数据驱动的心脏病全程慢病管理,从对心脏病高危人群进行风险干预和预警,到院内治疗以及术后、愈后的监测或指导。
用户更关注:数据利用能力和临床应用能力
据介绍,在心电信息系统发展的第一阶段时,用户普遍关注设备接入的能力,很多硬件厂商只能接入自己品牌的设备,而纳龙心电系统具有不限品牌、不限型号的全面接入能力。
“如今,当心电系统发展到第二、第三阶段时,设备接入能力已经不成问题,用户更关注两大能力:数据利用能力和临床应用能力。”表示。
数据利用能力,要求心电系统与医院其他系统能够进行深度集成和对接,比如要与HIS、电子病历、集成平台对接,对接后数据如何同步、如何利用、如何展现,这都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在北京天坛医院,其心电系统与电子病历、集成平台、移动医生、CA系统都实现了深度集成,这对产品的集成能力、数据标准化、数据还原和展现能力都有极高的要求。”表示,嘉和心电系统采用平台式的架构设计,其本质上是一个平台系统,可根据需求、功能、机构、人员等条件进行模块化的灵活配置,所有数据都是基于结构化的、模板化的、工具化的,进而保证了数据之间的一致性和互认性,其他厂家的数据也完全可以接进来。
临床应用能力是指,随着应用场景的多样化,心电系统也要与之相适应。比如急诊、门诊、体检、移动病房、社区、分院等应用场景的不同;再比如:临床应用多样化,分为基于分级诊疗的远程诊断模块、基于区域应用的远程会诊模块、院内分析诊断模块、应用于门诊和体检的静息检查模块、应用于床旁移动检查的集中采集服务和专为全科医生服务的一体化工作站等,更加贴近临床应用又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将以往的很多人工判别处理,提升到由业务流、智能化方案、数据自动分析系统来完成。进一步解释道:“仅就呼叫系统而言,多样化需求就有很多,比如:南方一些医院要求粤语和普通话同时呼叫;高干、VIP、军人、65岁等特殊病人优先;男女诊室分开;急诊优先处理;自动呼叫和选呼;过号处理;还有医院为了保护病人隐私,用*代替姓名中的一个字,比如:我的名字要显示成‘边*斌’等等的多样化需求,这就需要软件有非常强的适应能力和智能化处理能力,以及公司产品对于临床应用的关注。”
心电是分级诊疗的最佳切入点
关于心电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到了“五化”:
一是区域化。“心电是最容易落地的分级诊疗,可以作为分级诊疗的切入点或抓手。”如此认为,“我曾去村里做过调研,村里最先进的医疗设备就是听诊器、血压计,强基层首先要把设备沉下去,医疗资源才能沉下去。”
很多基层系统在村医那儿都用不起来,但心电系统却用得非常好,很受村医的欢迎,为什么?“因为村医的想法都是很实际的,他认为有些系统是限定他的行为和工作的,他就不用;而心电系统却能为他带来无任何风险的收益,比如做一个心电图收30元,20元归村医、10元归上级大医院,村医很高兴。而且,他也愿意在系统中把其他附加的内容填进去,比如血压、血糖、日常情况等。所以说,心电可以成为推进分级诊疗和慢病管理的切入点。”
二是集成化。系统之间一定是高度集成的,实现数据层面的深度对接。
三是全数据化。心电系统也要对临床科研进行关注,大数据的前提是全数据。
四是标准化。“我们在心电方面采用的标准基本都是国外标准,国内没有自己的标准,这是很可悲的。纳龙一直在标准化方面进行努力和推动,希望可以摸索出属于我们自己。
五是移动化。当前,医生端的移动化查看和分析已经实现。未来,随着移动化心电设备和可穿戴心电设备的发展,患者端将实现心电信号的移动化采集。
本文由医疗自助服务系统-医疗信息化产品供应商-59599aa美高梅科技:www.cy-coo.com
上一篇: 浅谈医疗行业面临的几种安全威胁
下一篇: 移动医疗解决看病难问题的利与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