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健康互联网——资本争相追逐的“黑马”
发布时间:2015-08-14
在新一轮的创业创新大潮中,大健康医疗概念的“互联网+”企业成为资本最热恋的“黑马”。来自腾讯研究院的一份报告称,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上半年,我国医疗健康市场共发生66笔融资,已披露融资规模达34亿元。
“从去年起至今,医疗健康类创新企业就很火,成为众多投资机构争抢的猎物。”一家风投机构负责人陈先生告诉记者,健康医疗、“互联网+”,这样的企业拥有两个风口叠加效应,故为投资者疯狂追逐。据悉,截至目前,业内的广药、片仔癀、上海医药等药业大佬,业外的阿里、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大佬,均以各种形式投资、参股到医疗健康互联网+创新企业大潮中。不过,多家研究机构和业内人士指出,医疗健康“互联网+”有其发展瓶颈,市场前景虽好,但盈利模式尚不清晰,政策法规具有不确定性也带来投资风险。
个案 春雨医生4年获得3轮融资
上个月,国内知名
移动医疗企业春雨医生刚推出升级版“私人医生”新服务后没多久,就接到一宗大客单:中英人寿。据介绍,“春雨私人医生”是一项年费制服务,线上的私人医生将作为健康管理者,帮助消费者解决各类健康问题,线下春雨诊所为消费者解决诊疗、检查、体检等,而费用则都将由商业医疗保险来赔付。春雨医生与中英人寿合作开发这一款新型中端商业医疗保险,预计今年底将会面世,年保费3000—5000元之间。春雨医生将为每位购买此类保险的消费者配备一位线上专属私人医生。该新服务在市场有了购买者,这也意味着移动医疗春雨医生真正找到盈利点。
“我们将‘私人医生’视为春雨医生的发展进入第三阶段,远领先于同行。”8月7日,春雨医生首席内容官万静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此前经历的二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免费问诊”或“轻问诊”模式,第二阶段是发动医生在春雨平台上建立自己的诊所。而患者可从通过平台找到自己需要的医生。前两个阶段,平台基本没有收费,现在第三阶段,我们开发新医疗健康服务,市场有了购买服务,平台开始才摸索到盈利模式。
据了解,春雨医生是国内第一家做移动健康的公司,2011年11月份正式上线。截至目前,春雨医生平台累积拥有7300万用户,25万注册医生和7000万条健康数据的春雨医生App,每天为用户解决16万个健康问题。
记者获悉,因看好春雨医生的商业模式以及移动医疗潜力巨大的前景,该公司获得多家投资机构的投资,从2011年11月至2014年,该公司已拿到三轮融资,其中去年8月获得的C轮融资额为5000万美元,为国内移动健康领域最大一笔单笔融资。
对此,万静波也很自豪,“我们拿到的融资是行业内最多的,目前国内称得上移动医疗的企业没有多少个,即使有,目前也尚处在模仿该公司第一、第二阶段发展状态。”
现象 互联网巨头、产业基金争相布局
事实上,春雨医生获得资本青睐并非个案。从去年以来,大健康医疗领域内的投融资就十分活跃,众多业内外、中外资本争相投资、参股到国内医疗健康类创业公司。
8月4日,广东本土膳食保健营养龙头企业汤臣倍健发布公告称,该公司用自有资金人民币2600万元投资入股珠海市蓝海之略医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海蓝海之略”),持有珠海蓝海之略2%股权。至此,从今年3月至8月4日,汤臣倍健共发起7宗投资行为。据统计,汤臣倍健上半年净利润4.17亿元,其中就用3.5亿元投资各类大健康医疗“互联网+”创新企业。
不仅健康类企业出于自身发展需要,关注和投资同类或相关企业,部分外来资本也成立产业基金,专门用于投融资大健康医疗类创新企业。
记者从国内知名的私募股权投资领域服务及投资机构清科集团获悉,该集团近日联合国内知名医药企业片仔癀共同成立规模为5亿元的清科-片仔癀医疗健康并购基金,将直接或间接投资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医疗健康领域相关企业。
互联网巨头们凭借雄厚实力更是频频出手,强势介入,布局健康医疗市场。
8月初,阿里巴巴集团持股54.3%的阿里健康,宣布与太平洋保险旗下健康险公司太保安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阿里集团马云旗下的云峰基金今年1月参与广药白云山定增,投资近5亿元。该基金将重点关注TMT领域、消费和医疗健康。
腾讯也不甘落后。去年6月,提供穿戴式设备和医疗健康服务的PICOOC公司从腾讯和京东手中拿到2300万美元的B轮融资;同年9月,腾讯以7000万美元入主丁香园,10月,腾讯产业共赢基金以1亿美元砸向挂号网。
京东集团今年5月也宣布与上海医药共同增资上海医药大健康云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药云健康”),上海医药以增资方式将上海医药众协药业有限公司100%股权注入上药云健康,而京东则以现金以及相关资源作价,对上药云健康实施增资。
李彦宏的百度将重心逐渐转移到大健康医疗领域。近日,百度外卖在完成2.5亿融资后的第一个动作即是拓展服务范围,上线药品板块,并宣称1小时即可送达。去年,百度曾先后与301家医院达成战略合作、上线百度医生APP,全面进军移动医疗O2O,并百度战略投资医护网。
来自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互联网医疗天使轮融资30起,融资额969.91万美元;A轮融资48起,融资额20997.38万美元;B轮融资10起,融资额14027.5万美元;C轮融资10起,融资额68732.3万美元。
“2014年,仅移动医疗项目全年共投资80余起,是过去5年案例数总和的近3倍,总投融资额近7亿美元。”据行业一份调查报告称,去年可谓是移动医疗领域的井喷之年。
今年,大健康医疗行业继续保持强劲“吸金”力。记者从清科研究中心获悉,互联网医疗成为热点,在医药板块风起云涌的同时,医疗健康产业基金争先恐后涌现,目前包括片仔癀、乐普医疗、爱建股份和北陆药业等等在内的不少上市公司纷纷发起设立医疗健康产业基金。另据清科旗下的私募通统计结果显示,仅5月医疗健康产业就有16只基金,其中,上市公司+PE发起基金占13只基金,新募集基金有11只,募资金额达6.04亿美元。
除上述基金外,还有医药主题基金。清科研究中心指出,“目前全市场中共有20只医药主题基金,年内单位净值平均涨幅高达80%,这些医药主题基金几乎都表达了对国内互联网医疗的看好。”
另据腾讯研究院最新发布的《互联网+:医疗篇》报告称,2015年上半年,我国医疗健康市场共发生66笔融资,已披露融资规模达34亿元。“互联网+”医疗资本价值高涨,2014年创近10年新高。去年,融资数量和融资金额均创新高,全年披露融资金额超过77亿元。2015年1-6月医疗健康募集的资金更是2013年全年的2倍,其中医药电商“壹药网”凭借C轮融资4.5亿元的佳绩,成为目前单笔融资额最高的项目。
据上述报告分析,医药电商、健康管理、
医疗信息化是资本热捧的三大细分领域,多处于成长初期。按各领域披露的数额看,2015年上半年,医药电商融资14.6亿元(7笔交易),健康管理融资9.9亿元(30笔交易),医疗信息化融资5.3亿元(7笔交易),分列前三。从投资轮次看,“互联网+”医疗仍处于发展初期,84%以上的融资属种子天使和A轮,B、C轮及以上轮次投融事件较少,仅有9笔。
“互联网医疗成为整个资本市场的香饽饽,尤其是移动医疗有望吸引大量资金注入。”清科研究中心分析称,它不仅是对传统医疗的创新改革,更是医改的下一个投资风口。
探因 两大风口叠加发展前景广阔
投资机构普遍看好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认为该行业将成为投资界的“黑马”。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研究总监郭凡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健康产业成为资本投资热点的主要原因:一是,市场潜力巨大,当前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突破2亿,这有望带动万亿级的产业规模,而且我国人民的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对健康产品需求量旺盛;其二,政策利好不断,自2012年以来医疗健康产业政策密集出台,为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其三,产业不断成熟和创新,包括企业创新能力、研发水平显著提高,投资风险有所降低。
“健康产业是刚性需求,移动互联网+大健康,这是当前两个最大风口,处于这两个风口叠加的创业公司自然会成为投资热点。”日前,云端创投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朝辉告诉记者,早点投资抢占这样的平台就意味着抢先机。
近期离开沃尔玛系统1号店电商的创始人董事长于刚和CEO刘峻岭,转身就全力投入到医药电商——壹药网。
“中国的电商行业发展,从最早起的图书、3C产品等高度标准化的产品,逐渐过渡到生鲜、食品,我们预见互联网医药健康将是下一个风口。”于刚指出,美国的数字与移动健康已经是一个高达3万亿美元的市场,但中国才刚刚起步。
“今年大批‘政策红包’砸向医疗健康行业,在政策支持下的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互联网医疗行业的长期投资价值突出。”清科研究中心早前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如是说。清科所说的“政策红包”是指,今年以来政府和相关部门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红利。
腾讯研究院发布报告称,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整体规模为113.9亿元,2017年将达到365.3亿元,有望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医疗健康市场。
风险 盈利模式不清、政策法规待完善
然而,这一轮资本对医疗健康产业的“疯狂”热追,随着部分被投资项目的泡沫出现,引来一些质疑。
最近,阿里健康公布其从2014年4月1日至2015年3月31日的年度业绩。据该财报显示,阿里健康全年亏损1.015亿港元,较上一财年亏损额增加159%。据悉,太安堂旗下的康爱多在线药房,2014年净利润仅为51.2万元人民币。业内认为,中国的医药电商行业目前仍处于“烧钱”阶段,而其整体利润仅有15%,远远低于娱乐、服饰、装修等其他电商行业。
春雨医生首席内容官万静波指出,“互联网+医疗”是新兴的市场,目前来看,值得投资的企业其实没那么多,有的企业目前尚处在积累用户、积累医生的阶段,盈利模式都尚未找到,“这个行业很新,有些企业投资价值有多大,可能要想清楚。”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也指出,医疗健康“互联网+”有其发展瓶颈,市场前景虽好,但产业融合引发特征性矛盾。据该中心介绍,互联网的特征表现在信息量大、使用频率高、用户平均收入低、维护成本低、标准化易复制、爆点之后赢者通吃、边际成本为零。而医疗行业的特征表现在用户平均收入高、成本高、属地化难以赢者通吃、支付方与决定者不对等,还面临着政策及监管的壁垒等。“因此,互联网医疗市场前景虽好,但能够像春雨医生、丁香园等成功突围的企业目前来看还比较少,最难以突破的难点是互联网和医疗两个产业的跨界融合存在着一些特征上的矛盾。”
此外,盈利模式尚不清晰,政策法规具有不确定性也带来投资风险。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指出,移动医疗虽然获得资本的竞相追逐,但由于中国医疗体系的复杂性,其盈利模式尚不明确,该领域内公司大多处于纯投入阶段,离盈利还有着非常大的距离。“目前,政策约束是整个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医生牌照是对医生最基本的诊疗资格认可,而国家对规范互联网医疗的政策空白,以及医院内部规定对医生的诊疗限制等才是制约医生在线诊疗的主要因素。”
另外,目前资本市场上的医疗健康项目多以消费者为核心,提供挂号预约、在线咨询、健康社区、慢病自我管理等功能。这些项目普遍面临商业模式不清晰、用户粘性不高、可持续性不强等问题。“反观国外互联网医疗的融资项目,除了以消费者为核心的健康IT项目外,还有很多以医生为核心的创业项目,涵盖辅助诊断工具、管理患者、监测药品不良反应、临床会诊、与患者沟通、医学研究等功能。这些应用可以帮助医生提高诊断效率和水平、降低医疗成本。医生应用的积极性高,进而导入C端用户,从而双向增强医生和消费者的参与度和粘性,进一步凸显互联网+的价值。”
不过,腾讯研究院方面对该领域的创业项目仍抱有信心。该研究院在上述报告中称,尽管对医疗创业项目的大多数投资都处于烧钱阶段,但投资者普遍认为这只是黎明前的“战略性亏损”,对医疗健康的投资热情丝毫未减。